很多人的内心存在着一种自以为是的豪情壮志,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做出超越本身能力的事,甚至可以踏上绝巅,成为众星捧月的存在。特别是受到的打击少和自我认知的迷失,更忘乎所以。
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物质享受,与之伴随的环境遭到破坏,温室效应、自然灾害的增多,使世界民众对环境变化给现在及将来生活带来影响的关注大大增强。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人定胜天,一种是顺应自然。人类生存的仅有一个地球,自然环境的好坏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适应自然,然后进行一些改变,却不能破坏自然,一切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方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如果人的生存方式与自然相抵触,必然会两败俱伤。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对大自然的破坏,比如砍伐森林,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的反应,有时自然界的反应并不是很猛烈,却慢慢影响着整个大环境,最后都对人类造成了影响。不可否认,“人定胜天”在一定范围内或特定情景下存在一些道理,却保持不了长久,很快会被打回原形。短期内,人确实可以对大自然进行很大的改造,甚至破坏,而且显示不了很不好的后果。
比如工业技术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大自然的反应确实不是像狂风暴雨那样猛烈,温室效应的后果慢慢地体现出来,不管是环境技术人员还是普通的民众,都能切实感受到温室效应带来的气温慢慢升高,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确实短时间内能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某些特定商品或物件的暴增,但演吃卯粮的结果,会给后代造成难以想象的伤痛,最终是后人为前人的任性买单。人类活动的扩张以及对地球资源没有保护的过分开采,导致了地球环境急剧恶化,人类无法抗拒自然规律,只应顺应自然界的需要,努力恢复生态平衡,才能为子生后代留下可以生存的良好环境。
所幸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已经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知道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旦任意妄为,肆意对自然进行破坏,违背自然规律,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
正是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便开始采取更多的干预和管理措施来修复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使环境逐渐回到过去,一切恢复原样。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维护,也是对人类自己维护。《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孕育人类,同时自然也会惩罚人类对自然的不敬。所有单纯的“人定胜天”支持者都已经回到天国的怀抱,谁也不能逃脱自然规律的束缚。
大自然的无情并非针对个人,任何施虐大自然的行为,大自然都会记住,只不过,大自然的回馈并是不针对个人,而是整个人类。顺应大自然,接受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生存之道。
然而,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欲壑难填是对人性最真实的解读。对权力的痴迷,对美色的迷恋,对长寿的执着,所以会恋栈权力不愿放手,贪恋美色而朝三暮四,维持生命而化身恶魔伤害他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眼中没有高低贵贱,时间也无差别对待每个人,所以生命有时,不会让你永恒存在。权力也好,美色也罢,最终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化归黄土,湮灭于时间长河。
人定胜天,可以让人激情满满、豪情万丈,但最终还是抵不过自然规律。不管是权力还是美色,亦或是财富,时间到了,该放手就要放手,死抓着不放,也得不到永恒,最终还是带不进棺材。顺其自然,才是生存的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